什么是手指肌腱断裂后遗症
手指肌腱断裂后遗症是指肌腱断裂修复后可能出现的关节僵硬、肌腱粘连、肌力减退、活动受限以及慢性疼痛等长期功能障碍。肌腱断裂通常由外伤、过度使用或退行性变引起,需通过手术缝合或保守治疗修复。
1、关节僵硬
肌腱修复后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囊挛缩,表现为手指屈伸活动度下降。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若已形成僵硬,需通过关节松动术或动态支具逐步改善。严重者可能需关节镜下松解术。
2、肌腱粘连
愈合过程中肌腱与周围组织异常黏连会限制滑动功能,表现为主动活动时手指卡顿。可通过超声波治疗或手术松解改善,术后需配合被动牵拉训练。粘连复发概率较高,需持续监测。
3、肌力减退
肌腱愈合不完全或神经支配受损可导致握力下降,尤其常见于屈指肌腱损伤。渐进式抗阻训练如捏力球可帮助恢复,重度肌萎缩可能需要神经电刺激或肌腱移植术干预。
4、活动受限
肌腱短缩或瘢痕增生会造成手指无法完全伸直或屈曲,影响精细动作。定制矫形器联合蜡疗可缓解,顽固性病例需行肌腱延长术。评估需结合主动与被动活动度差异。
5、慢性疼痛
瘢痕神经卡压或创伤性关节炎可能引发持续性胀痛,寒冷时加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短期缓解,局部封闭注射或脉冲射频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疼痛。
术后3-6个月是功能恢复关键期,建议每日进行温水浸泡后分阶段训练,从被动活动过渡到抗阻练习。避免突然用力或重复性抓握动作,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腱愈合情况。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排查感染或再断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