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烫伤皮肤怎么办
膏药烫伤皮肤后需立即停止使用膏药,并用冷水冲洗患处降温,避免进一步损伤。轻度烫伤可通过局部护理缓解,若出现水疱、溃烂或感染需及时就医。
膏药烫伤皮肤后,首先应揭除膏药,避免持续接触热源加重损伤。用流动冷水冲洗患处10-15分钟,降低皮肤温度,缓解疼痛和红肿。冲洗时避免用力摩擦,防止表皮破损。冲洗后可用干净纱布轻压吸干水分,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这些物质可能刺激伤口或引发感染。对于轻微发红无破损的皮肤,可外用湿润烧伤膏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若烫伤后出现黄豆大小水疱,不要自行挑破,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每日更换。水疱破溃后暴露的创面需使用碘伏消毒,再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深度达真皮层或伴有发热、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到烧伤科就诊,可能需要清创包扎甚至植皮治疗。
膏药烫伤后恢复期间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外出时用防晒衣物遮挡患处防止色素沉着。饮食上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和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猕猴桃,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出现瘙痒不要抓挠,可冷敷或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日常使用膏药前应阅读说明书,测试皮肤耐受性,避免直接贴敷在破损皮肤或毛发密集处,发热型膏药使用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儿童、糖尿病患者及感觉障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