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犯了怎么办
小儿疝气发作可通过手法复位、佩戴疝气带、调整饮食、避免哭闹、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
早期疝气嵌顿时间较短时,可由专业医生进行轻柔的手法复位。操作者需用左手固定疝环口,右手持续均匀加压推动疝内容物回纳腹腔。复位过程中需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剧烈哭闹或包块无法回纳须立即停止。复位成功后需保持仰卧位6-8小时,并用疝气带局部加压固定。
2、佩戴疝气带
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或暂不具备手术条件者。选择宽度5-8cm的医用疝气带,将软垫对准疝环位置持续压迫。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夜间睡眠时需松解。需定期检查皮肤是否出现压红或破损,每2周调整松紧度。注意疝气带不能治愈疝气,仅能暂时防止脏器脱出。
3、调整饮食
增加南瓜粥、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达到800-1000ml。避免食用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减少奶制品摄入量。采用少量多餐方式,每餐进食量控制在150-200ml。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可配合顺时针按摩脐周促进肠蠕动。
4、避免哭闹
家长需及时安抚患儿情绪,通过玩具转移注意力。剧烈咳嗽时可用蜂蜜水润喉,打喷嚏时教导用手扶住腹股沟区。避免提重物、久站久蹲等增加腹压行为。建议选择宽松棉质衣物,裤腰松紧带不宜过紧。睡眠时垫高臀部15-20度有助于减轻腹腔压力。
5、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嵌顿或疝环直径超过2cm的患儿,建议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该手术采用3mm微型切口,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住院时间1-2天。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复杂疝气,需在腹股沟区做2-3cm切口。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需用腹带保护伤口1周。两种术式复发率均低于3%。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记录疝气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观察是否伴随呕吐、血便等急腹症表现。保持患儿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疝环闭合情况,若发现包块突然增大变硬或患儿持续哭闹,需立即就医排除肠管嵌顿风险。注意加强营养补充,每日保证60g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