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花椒有什么功效
花椒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促进消化等功效,常用于缓解胃肠冷痛、蛔虫腹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1、温中止痛
花椒性温,归脾、胃经,能散寒暖胃,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胃脘冷痛、腹泻等症状。胃肠受凉后出现痉挛性疼痛时,适量食用花椒煮水或入菜可帮助缓解不适。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避免加重口干舌燥等不适。
2、杀虫止痒
花椒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对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有麻痹作用,传统医学常用花椒水煎剂驱虫。外用花椒水浸泡或研磨敷贴可减轻湿疹、疥疮引起的皮肤瘙痒,但皮肤破损处禁用。
3、促进消化
花椒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改善食欲不振、饭后腹胀等症状。烹饪时少量添加可帮助分解油腻食物,但胃炎或胃溃疡患者应减少食用,避免刺激黏膜。
4、局部麻醉
花椒中的羟基甲素等成分具有轻微局部麻醉效果,牙痛时可用花椒粒咬合于患处临时镇痛。但该方法不能替代口腔科治疗,反复牙痛需及时就医。
5、抑菌消炎
花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民间常用花椒水漱口辅助缓解牙龈肿痛。需注意浓度过高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儿童及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使用花椒时建议控制用量,每日摄入不超过3-5克,避免过量引起口干、上火等不适。胃肠敏感者可将花椒炒制后使用以降低刺激性,外用前需在小范围皮肤测试过敏反应。若需长期用于疾病治疗,应咨询中医师配伍其他药物以增强疗效。储存时需密封防潮,避免挥发油成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