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等。肠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腹痛
腹痛是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刺激有关。细菌性肠炎腹痛常伴随腹泻加重,病毒性肠炎腹痛多为隐痛。急性发作时建议禁食并热敷腹部,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细菌性肠炎可见黏液脓血便,轮状病毒肠炎多为水样便。严重腹泻会导致脱水,需及时口服补液盐。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小檗碱片、消旋卡多曲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3、发热
感染性肠炎常出现低热或高热,沙门氏菌感染可达39℃以上。发热时需监测体温,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持续高热需警惕败血症等并发症。
4、恶心呕吐
肠炎早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尤其常见于食物中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呕吐严重时需暂禁食,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盐酸昂丹司琼片、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止吐药物。
5、里急后重
细菌性痢疾等肠炎会出现里急后重感,表现为排便不尽、肛门坠胀。溃疡性结肠炎还可能伴随关节痛、皮疹等肠外表现。需通过粪便培养明确病原体,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
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急性期选择米汤、粥类等流质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面条、馒头等低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毫升以上。注意手部卫生,餐具需煮沸消毒。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必要时接受静脉补液或抗生素治疗。慢性肠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