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诊断方法
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内镜检查等方法诊断。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
1、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发作的时间规律、诱因环境、既往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典型症状如晨起连续打喷嚏、接触粉尘后流清涕、季节性加重等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需准确描述症状持续时间、缓解因素及是否伴随眼部瘙痒或哮喘。
2、体格检查
通过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肿胀,鼻腔内大量清稀分泌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性黑眼圈或鼻背横向皱褶。儿童患者可能伴有腺样体肥大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可导致牙齿咬合异常。
3、皮肤点刺试验
将常见过敏原提取液点刺于前臂皮肤,15-20分钟后观察风团反应。该方法可快速检测尘螨、花粉、霉菌等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结果表现为直径超过3毫米的红色丘疹伴周围伪足。检查前需停用抗组胺药3-7天以避免假阴性。
4、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通过抽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适用于皮肤条件差或服用抗过敏药物的患者。常见检测项目包括户尘螨、蒿草花粉、猫毛等,结果分为0-6级反映致敏程度。该方法不受药物影响但灵敏度略低于皮肤试验。
5、鼻内镜检查
使用硬性鼻内镜可直观观察中鼻道、嗅裂等区域黏膜状态,排除鼻息肉、鼻窦炎等并发症。镜下典型表现为黏膜苍白水肿伴透明分泌物,严重者可见息肉样变。检查时可能配合鼻分泌物涂片查找嗜酸性粒细胞辅助诊断。
确诊过敏性鼻炎后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并使用防螨寝具。症状发作期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外出佩戴口罩减少花粉吸入。建议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免疫治疗。合并哮喘或鼻息肉者需多学科协作管理,不可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以免引发药物性鼻炎。
相关推荐
01:56
01:53
02:01
02:4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过敏性鼻炎注意哪些
- 2 过敏性鼻炎什么引起的
- 3 过敏性鼻炎是如何引起的
- 4 过敏性鼻炎如何引起的?
- 5 过敏性鼻炎应该注意什么
- 6 为什么引起过敏性鼻炎
- 7 过敏性鼻炎该注意什么
- 8 过敏性鼻炎是怎样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