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得脱肛
脱肛通常指直肠脱垂,可通过避免长期腹压增高、及时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预防。直肠脱垂主要与盆底肌松弛、慢性便秘、分娩损伤等因素有关。
1、避免腹压增高
长期咳嗽、搬运重物等行为会增加腹腔压力,导致直肠壁逐渐下移。建议控制慢性咳嗽疾病,避免从事需要持续用力的体力劳动。
2、治疗便秘
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加重直肠黏膜下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改善症状。
3、产后康复
多次阴道分娩可能损伤盆底支持结构。产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凯格尔运动,使用子宫托等器械辅助恢复盆底功能。
4、控制慢性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需规范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肛门收缩训练。
5、手术修复
重度直肠脱垂需行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或腹腔镜直肠固定术。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防止复发。
日常应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温水坐浴15分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软食;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出现肛门坠胀感或排便异常时及时就医,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肛门指检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