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以后胳膊疼是怎么回事
抽血后胳膊疼可能与穿刺损伤、局部淤血、血管痉挛、感染或神经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穿刺点周围胀痛、淤青或活动受限。
1、穿刺损伤
针头刺入皮肤和血管时可能造成微小创伤,引发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这种疼痛多为短暂性,可通过按压止血棉球5-10分钟缓解,24小时内避免提重物。
2、局部淤血
血管穿刺后未充分按压可能导致皮下出血,形成淤青伴压痛。建议抽血后持续按压穿刺点10分钟,48小时内冷敷可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3、血管痉挛
寒冷刺激或紧张情绪可能引发血管收缩痉挛,表现为抽血部位放射性疼痛。抽血前保持手臂保暖,放松情绪可预防,发生后可通过局部热敷缓解。
4、感染
消毒不彻底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穿刺点感染,伴随红肿热痛甚至化脓。需用碘伏消毒液局部处理,严重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
5、神经刺激
少数情况下针头误伤浅表神经,出现刺痛或麻木感。多数可自行恢复,若持续超过1周需就医,可能需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
抽血后应保持穿刺点干燥24小时,避免当日泡澡或游泳。出现轻微淤青可抬高患肢促进回流,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若出现持续剧痛、发热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排除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日常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有助于血管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