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是什么病
胃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壁间叶组织的肿瘤,属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具有潜在恶性倾向。
胃间质瘤的发病与C-KIT或PDGFRA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多呈梭形或上皮样形态。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或消化道出血。诊断主要依赖胃镜检查、超声内镜及CT影像学检查,确诊需通过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测CD117、DOG-1等标志物。治疗上,直径小于2厘米的低风险肿瘤可考虑内镜下切除,较大或高风险肿瘤需行外科手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和增强CT,监测复发迹象。
胃间质瘤患者术后应注意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按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黑便、呕血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靶向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注意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