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筛查怎么检查

关键词: #口腔
关键词: #口腔
口腔筛查主要通过视诊、触诊、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具体包括口腔黏膜检查、牙齿检查、牙周检查、唾液腺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等项目。
使用压舌板和口腔镜观察口腔黏膜颜色、质地及完整性,重点排查白斑、红斑、溃疡等异常病变。黏膜异常可能与吸烟、咀嚼槟榔等刺激因素相关,表现为局部粗糙感或疼痛,需结合活检明确性质。
采用探针和口镜评估龋齿、楔状缺损、牙体裂纹等情况,记录充填体状态及牙列缺失数量。邻面龋需配合牙线辅助检查,深龋可能引发冷热敏感症状,严重者需根管治疗。
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观察牙龈出血、肿胀及牙石沉积情况。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提示牙周炎,伴随口臭和牙齿松动,需进行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
通过触诊腮腺和颌下腺判断有无肿块或压痛,观察导管口分泌物性状。腺体肿大可能由结石或炎症引起,干燥综合征患者需进行唾液流率检测。
触诊关节区评估弹响、疼痛及张口度,配合咬合检查判断关节功能。关节紊乱常与磨牙症相关,可能出现头痛症状,严重者需咬合板治疗。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专业口腔检查,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减少碳酸饮料摄入。出现持续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或牙齿敏感时应及时就诊,40岁以上吸烟者需增加黏膜癌筛查频率。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牙周维护,正畸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调整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