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肠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27353次浏览

慢性肠炎是指长期存在并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常见的类型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诊断方法有病史和临床表现评估、结肠镜检查、组织活检、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病史和临床表现评估:医生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病程、饮食习惯、家族史等。

2.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将灵活的光纤镜插入直肠和结肠,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肠道的变化,包括炎症、溃疡、出血等。

3.组织活检: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从炎症病变处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活检。活检标本将被送到实验室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炎症和其他病理变化。

4.血液检查:通过抽取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炎症水平、贫血程度和肝功能等。一些常用的血液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血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

5.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肠道结构信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X射线、腹部超声、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肠炎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估。

相关推荐

吃完饭就想大便是怎么回事
进食后总想大便有生理性因素,也有可能是某些食物自身特点所致,还有可能存在某些疾病。需要具体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处理。1.生理因素:进食后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使胃肠蠕动增快,加速胃和小肠内食物的排空,因此会有大便的感觉。2.食物因素:当摄入的食物含有乳果糖、山梨醇、甘露醇、果糖、纤维(水果、蔬菜)时,肠腔内渗透压明显升高,大量水分被动进入肠腔,刺激肠道也会引起便意。3.病理性因素:患有肠易激综合征及炎症性肠病时常会出现餐后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约1/3患者可因进食诱发。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可带有黏液,但无脓血。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有可能诱发。临床表现以腹痛、便血、腹泻等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进食后也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如果长期出现进食后总想大便或进食后大便次数增加的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2:19

2022-07-29

19182次收听

饭后总想大便怎么回事
饭后总想大便考虑和患者存在慢性肠炎有关。上述所说的慢性肠炎可以分为慢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炎症的刺激会导致肠黏膜不同程度受损以及神经敏感度升高。当患者吃饭后食物进入到胃肠道内以后会刺激胃肠道蠕动,胃肠道蠕动会刺激受损肠黏膜内的敏感神经使得肠蠕动速度进一步加快,当肠蠕动速度明显增快时会推动肠道内容物下行引发明显便意。如果患者平时容易伴随有腹痛、大便不成形或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考虑存在慢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建议积极去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血便常规、腹部彩超以及肠镜等相关检查来确诊。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6

67656次收听

饭后怎么做容易减肥
饭后建议患者适当的增加运动量有助于减肥。首先提醒患者饭后不可以马上运动,建议一小时以后可以进行慢跑、散步等轻微运动。饭后运动有助于消耗人体内的热量,这样可以避免食物中的热量再次蓄积在人体内形成脂肪。但是轻微运动并不能起到明显的减肥效果,所以建议患者平时要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包括剧烈运动。在运动消耗热量的过程中,会促使体内多余的脂肪转化为热量,从而可以起到消耗脂肪的目的。另外饮食方面建议患者以低热量饮食为主,平时可以适当的节食。运动减肥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建议患者注意坚持。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6

76946次收听

慢性肠炎能根治吗
慢性结肠炎在临床上病因不是很明确,它是一种易反复、不易根治的一个非特异性的结肠炎。会出现出血、炎症、水肿等一些病理的改变。临床症状一般多见于腹泻,可能还会伴有黏液、脓血便等出现。其病因也比较复杂,可能是由于肠道菌群的失调,肠易激综合征情绪紧张,或者是不干净的饮食、小肠吸收不良等各种原因所引起。治疗上应该这个对其病因来进行治疗。通常可以用改善炎症的药物,去除病菌的药物,甚至可能还会用到激素。从中医角度来说,可能是由于肠道的湿热所导致,或者是可能会有气滞血瘀以及虚症所导致。针对这些症状来进行对症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6

2021-04-19

90530次收听

慢性肠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肠炎对于人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人们来说更是一个严重的危害。那么,慢性肠炎有什么症状呢?下面为大家做出介绍
慢性肠炎患者如何吃
慢性肠炎主要包括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未彻底治愈而演变成的慢性肠炎等。其主要症状有腹部胀痛,大便稀薄并带有黏液,有的甚至带有少量脓血,排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或更多
如何治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疾病属于肠道疾病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导致患者经常感觉到肠胃不舒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也给他们的健康带去了伤害,那么慢性肠炎疾病该如何治疗呢?
慢性肠炎的自我锻炼
慢性肠炎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患者的日常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慢性肠炎患者可以进行自我锻炼以提高疾病的治愈
02:33
慢性肠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医疗上,慢性肠炎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老百姓说的慢性肠炎经常是一种慢性腹泻,在临床上腹泻分为动力性、分泌性、炎性、渗透性四大类型,各有各的原因,都是肠道里边的分泌物或者肠道内容物、液体,超出了肠道本身能吸收的能力,引起所谓的慢性肠炎。炎性腹泻的判断是检查大便常规,看一下大便常规里的红白细胞。炎性腹泻是有一些攻击因素,超过了防御因素,外源性的比如细菌或病毒,还有一些寄生虫都可以引起,内源性的原因是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力攻击了自己肠道,这是临床相当常见的炎症性肠病,会导致反复的血便、腹痛、腹泻。另外三种,就简单的是表现为腹泻,大便里没有红白细胞,严重程度和愈后也都要比炎性腹泻好很多。
02:28
慢性肠炎症状
老百姓说的慢性肠炎,实际上主要是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分为炎性腹泻和非炎性腹泻,非炎性腹泻又分为动力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比较常见的是动力性腹泻,临床上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症,就是进食冷水或者说受刺激了,进食辛辣食物以后,会出现腹痛、腹泻,但实际上这时候大便里没有红白细胞,仅仅是一些肠液和没消化的食物。分泌性腹泻,主要是和细菌感染导致内毒素,引起大量肠液分泌,拉出来就像水样便,在霍乱中比较常见,其他临床比较少见,大便化验也正常。渗透性腹泻,就是肠道里有一些食物,不能充分地被吸收,产生高渗,大便里经常有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停止进食或者停止摄入不能消化吸收的药物以后,自然而然会缓解。炎性腹泻主要特点就是腹痛、腹泻,大便里一定有红白细胞,肉眼可见粘液浓血便,有时候会出现里急后重。
02:32
慢性肠炎如何治疗
所有的治疗都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治疗方法为调整饮食,服用药物,静脉注射治疗。慢性肠炎临床上分为慢性腹泻的炎性腹泻、渗透、分泌、动力四大类型。细菌导致的炎症,要用抗生素;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腹痛血变的,用相应的美沙拉嗪之药物。非炎性腹泻主要是生活方式的调理,不要紧张不要焦虑,心平气和细嚼慢咽,发作时用一些黏膜保护剂、调整动力的药。渗透性腹泻,首先让患者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再加一些消化酶,调节一下动力。分泌性腹泻非常少见,主要见于霍乱,病人会出现大量的腹泻,水样便脱水,甚至死亡,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去,急诊输液。
02:33
慢性肠炎吃什么药
慢性肠炎的用药需针对病因,慢性肠炎的类型不同,病因也不同,治疗选择用药更不同。细菌性炎用抗生素,如黄连素、左氧氟沙星、利福昔明等,普通细菌2到3天症状缓解,机体自己会恢复,如果是发现菌力,坚持吃到两周。炎性腹泻当中,自身免疫性的,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类迁延不愈,用完药以后,即使症状完全缓解,做肠镜也都恢复正常,也不能立刻停药,要吃大概四年左右。动力性主要用曲美布丁、匹维溴胺这类药物调节动力。个渗透性,暂停饮食,静脉输液,减轻胃肠道负担。
慢性肠炎的症状
慢性肠炎可以为小肠炎症,也许可以为大肠炎症。那么炎性肠病都属于慢性病。慢性肠炎往往是肠道功能受到损伤。肠道主要的功能是小肠主要是吸收营养成分,而大肠主要是让大便成形。肠道还有免疫功能,如果出现了肠道慢性炎症,可表现为大便的改变。比如拉稀、腹泻、便秘,或者是腹泻、便秘交替。有的患者吸收不好,还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有的患者免疫功能不好,会出现免疫系统的疾病。比如说有的患者是肠道疾病,但表现为皮肤过敏,有的表现为关节疼痛、口腔溃疡。那么还有的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等等一些其它系统的改变。那么这些情况都会出现。所以慢性肠炎一定要看炎症发生的部位。究竟是肠道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炎症,然后还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炎症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它们相当于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症状比较重,而且治疗起来疗程比较长,容易反复发作。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7

63516次收听

慢性肠炎怎么治疗
慢性肠炎患者,可以服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等抗菌药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对症使用补液盐以及葡萄糖注射液,必要时可以使用阿托品。另外,患者也可以用水煎服益气汤、温中汤或者赤石脂汤一类中药方剂来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