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要注意哪些方面
高血压患者需注意血压监测、饮食调整、运动管理、药物依从性和心理调节等方面。
1、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是管理高血压的基础。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晨起后1小时内或服药前测量能反映真实血压水平,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若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或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采用DASH饮食模式富含全谷物、蔬果、低脂乳制品。控制每日酒精摄入,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酒精量。适量饮用绿茶可能有助于血管舒张。
3、运动管理: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避免举重等憋气动作,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应咨询医生后再制定运动计划。太极拳和瑜伽等柔缓运动适合老年患者。
4、药物依从性:
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了解药物可能引起的干咳、水肿等副作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补钾,服用β受体阻滞剂需监测心率。若出现明显不适或血压控制不佳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5、心理调节:
长期压力会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升高血压,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方式减压。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积极治疗。参加高血压患者教育课程,与家人沟通获得支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高血压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控制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3.9。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夏季避免突然冷热刺激。定期进行眼底、心脏和肾脏等靶器官检查。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时需更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外出旅行时随身携带药物和血压记录本,时差变化大时咨询医生调整服药时间。通过持续综合管理,大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