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功效是什么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以及退热。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常见剂型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对乙酰氨基酚栓等。
1、缓解疼痛
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等轻至中度疼痛。其镇痛作用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有关,但对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效果较弱。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复方药物同时服用,防止过量。
2、退热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退热效果,适用于感冒、流感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该药物退热作用温和,适合儿童及成人使用,但需注意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持续发热超过3天需就医。
3、安全性较高
对乙酰氨基酚在推荐剂量下不良反应较少,胃肠刺激小,适合短期使用。但超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毒性,肝功能不全者需慎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4、剂型多样
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包括口服片剂、颗粒剂、混悬液、栓剂等,可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儿童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吞咽困难者可选择栓剂。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按体重或年龄计算准确剂量。
5、联合用药注意
对乙酰氨基酚常与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等组成复方感冒药,联合用药时需核对成分避免重复给药。与华法林等抗凝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长期服用苯巴比妥类药物者需调整对乙酰氨基酚剂量。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应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空腹服药。发热患者可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若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或疼痛发热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儿童用药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