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如何治疗才能有效
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口服避孕药、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宫颈狭窄等原因引起。
1、热敷
下腹部热敷能放松子宫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可使用热水袋或暖宫贴,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20-30分钟。这种方法适用于原发性痛经,尤其对经期受寒导致的疼痛效果明显。热敷时需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2、服用止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建议在疼痛初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出现胃肠刺激,胃溃疡患者应避免空腹服用。若每月需连续使用超过3天,建议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
3、口服避孕药
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前列腺素分泌,适合需要避孕的痛经患者。用药前需排除血栓风险因素,服药初期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通常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改善明显。
4、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可选用少腹逐瘀颗粒、艾附暖宫丸、元胡止痛片等中成药。血瘀型痛经表现为经血紫暗有块,寒凝血瘀型多见小腹冷痛,需辨证用药。中药调理周期较长,通常需连续服用3-6个月经周期。
5、手术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导致的严重痛经,可考虑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或子宫神经切断术。宫颈狭窄者可进行宫颈扩张术。手术治疗后仍需配合药物控制复发,术后1年内妊娠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愈率。
痛经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适当补充镁元素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可适量食用坚果、深绿色蔬菜。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疼痛进行性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需及时就诊。继发性痛经患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长期服用止痛药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