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定义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未发现明确病因的独立疾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范畴。
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血压波动性升高,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持续性血压增高。典型症状包括枕后部搏动性头痛、晨起头晕、颈项板紧感,部分患者伴随心悸、乏力等症状。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靶器官损害,引发左心室肥厚、蛋白尿、视网膜动脉狭窄等并发症。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钠盐敏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是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超重、高钠饮食、长期精神紧张、吸烟及家族遗传史。治疗需采取综合干预策略,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根据危险分层选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压药物。日常需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运动,避免情绪波动。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24以下。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学会压力管理技巧。每3-6个月检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等靶器官损害指标,出现视物模糊、胸痛、呼吸困难等急症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