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筋膜炎治疗方法
急性筋膜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多因肌肉过度使用、外伤或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患处活动,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累关节。避免提重物或重复性动作,建议卧床休息2-3天。下肢筋膜炎患者可借助拐杖减轻负重。
2、冷敷热敷
发病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48小时后改为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冷热交替敷法对慢性期效果更佳。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但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4、物理治疗
超声引导下冲击波治疗能促进筋膜修复,每周2次。红外线照射每次20分钟可改善微循环。恢复期采用低频电刺激配合牵拉训练,增强肌肉柔韧性。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明显粘连时,可行筋膜切开松解术。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创伤较小,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广泛性筋膜钙化病例。
康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每日进行10分钟跟腱牵拉等柔韧性训练。注意观察疼痛变化,若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