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禁食的目的
急性胰腺炎禁食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胰液分泌,降低胰腺负担,促进炎症恢复。禁食期间需通过静脉营养维持机体需求。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胰腺组织因胰酶异常激活出现自我消化,导致炎症反应。进食会刺激胃酸分泌,进而促使胰腺分泌大量胰液,加重胰腺负担。禁食可阻断这一过程,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同时禁食减少胃肠蠕动,避免胰管压力升高。临床观察显示,早期严格禁食能显著降低胰腺坏死概率。
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因肠麻痹无法进食,此时禁食可预防呕吐和误吸。但长期禁食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可提供足够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通常需要5-7天过渡期。
恢复期应从清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刺激胰酶分泌。定期监测血淀粉酶和影像学变化,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方案。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