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拥挤矫正过程是什么
牙齿拥挤矫正过程主要包括口腔检查、制定方案、佩戴矫治器、定期复诊、保持器阶段五个步骤。
1、口腔检查
通过X光片、牙模等评估牙齿排列及颌骨发育情况,检查龋齿、牙周病等基础口腔问题,为后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需在治疗前完成洗牙、补牙等必要处理。
2、制定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设计个性化矫正计划,明确拔牙需求、矫治器类型及预期周期。可能涉及拔除前磨牙创造空间,或选择金属托槽、隐形矫治器等不同方式。
3、佩戴矫治器
安装固定或活动矫治装置后,通过持续施加力学作用促使牙齿移动。初期可能出现酸胀感,需适应1-2周,期间避免硬黏食物,严格清洁托槽周围。
4、定期复诊
每4-8周调整矫治力度并监控进展,包括更换弓丝、调整隐形牙套等。全程约需1-3年,严重拥挤者周期可能延长。
5、保持器阶段
拆除矫治器后需佩戴保持器1-2年防止复发,前期全天佩戴,后期逐步过渡至夜间使用。部分患者需长期夜间维持。
矫正期间应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及牙线清洁,避免啃咬硬物;饮食以软烂食物为主,分次咀嚼减少托槽脱落风险;出现矫治器刮黏膜时可临时使用正畸蜡保护;完成矫正后仍需每年口腔检查,维持牙列稳定。若矫正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托槽反复脱落等情况需及时复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