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有哪些症状
高尿酸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石形成、尿酸性肾结石等症状。高尿酸血症通常由嘌呤代谢异常、肾脏排泄减少、高嘌呤饮食等因素引起,长期未控制可能发展为痛风或肾脏损害。
1、无症状期
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无任何不适,仅在体检时发现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此时无须特殊治疗,但需通过限制高嘌呤食物、增加饮水量、控制体重等方式干预,避免进展为痛风。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典型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热痛,疼痛常于夜间发作且难以忍受,可能与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炎症反应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泼尼松龙片等药物抗炎镇痛。
3、慢性痛风石
长期高尿酸可导致尿酸盐在耳廓、关节周围形成白色结节,严重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痛风石破溃后可能继发感染,需配合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必要时行手术切除。
4、尿酸性肾结石
尿酸结晶在泌尿系统沉积可引发肾绞痛、血尿等症状,结石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治疗需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碱化尿液可使用碳酸氢钠片,严重者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5、慢性尿酸性肾病
长期高尿酸损伤肾小管时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晚期可进展为肾功能不全。需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高尿酸患者日常需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肥胖者应逐步减重。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若出现关节肿痛或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