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怎么办
内侧盘状半月板撕裂可通过保守治疗、关节腔注射、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等方式治疗。内侧盘状半月板撕裂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性损伤、长期过度负重、关节退行性变、运动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无明显交锁症状的轻度撕裂。通过制动休息减少关节负荷,配合冷敷缓解肿胀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康复期需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力。
2、关节腔注射
针对伴有明显滑膜炎的中度撕裂。在无菌操作下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关节润滑,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抑制炎性渗出。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注射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该方式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修复半月板结构。
3、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适用于边缘完整的盘状半月板撕裂。通过关节镜器械修整异常增厚的半月板形态,保留其环形稳定性。术后需佩戴支具4-6周,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该术式能有效改善关节匹配度,但存在术后再撕裂风险。
4、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
针对严重碎裂的不可修复性撕裂。切除破损半月板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部分,术后早期需避免深蹲和旋转动作。虽然可快速消除机械性症状,但长期可能加速关节软骨磨损。
5、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
适合血供区的新鲜纵行撕裂。采用全内缝合或由内向外缝合技术促进愈合,术后需限制负重6-8周。配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可增强修复效果,但存在缝合处再裂开可能,需定期复查MRI评估愈合情况。
日常应避免爬山、爬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控制体重减少关节压力。运动时佩戴护膝增强关节稳定性,注意纠正不良运动姿势。若出现关节交锁、突发肿胀需及时复查,术后康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阶段性功能锻炼,逐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与肌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