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牙槽血凝块容易脱落吗
上牙槽血凝块在术后24-48小时内存在脱落风险,但规范护理可显著降低概率。血凝块脱落主要与术后护理不当、局部感染或过度活动等因素有关。
拔牙后血凝块的形成是伤口愈合的关键环节,其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咬紧纱布30-40分钟可形成初步凝血,但过早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会导致血凝块溶解。使用吸管饮水产生的负压、剧烈咳嗽或打喷嚏也可能造成血凝块移位。术后24小时内唾液带血丝属于正常现象,但大量鲜红色出血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以及吸烟人群更易发生血凝块脱落。吸烟会使口腔温度升高并减少局部供氧,尼古丁还会收缩血管影响愈合。若血凝块完全脱落可能引发干槽症,表现为拔牙窝空虚、腐臭味和放射性疼痛,此时需专业清创并放置碘仿纱条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术后应保持头部抬高姿势睡眠,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冰淇淋,48小时后可逐步过渡到软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漱口时须避开手术区,刷牙时避免触碰创面。若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复诊排除感染或干槽症可能,必要时医生会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或甲硝唑片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