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血糖是否高
血糖是否偏高可通过空腹血糖检测、餐后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持续血糖监测、典型症状观察等方式判断。血糖升高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1、空腹血糖检测
空腹8小时以上静脉血糖检测是诊断高血糖的基础方法。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需警惕糖代谢异常。检测前3天需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或应激状态影响结果准确性。
2、餐后血糖检测
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能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提示糖耐量异常,超过11.1mmol/L需考虑糖尿病可能。检测时需记录第一口进食时间,期间禁止吸烟和剧烈活动。
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4%-6%。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影响,超过6.5%具有诊断价值。但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假性偏低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4、持续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过皮下传感器记录全天血糖波动,特别适合血糖波动大的人群。可发现传统检测难以捕捉的夜间低血糖或餐后高血糖,监测周期通常为3-7天,需规范佩戴避免传感器脱落。
5、典型症状观察
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视物模糊等典型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显著高血糖。皮肤反复感染、伤口愈合缓慢等非特异性表现也需警惕。但部分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定期筛查更为重要。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维持BMI在18.5-23.9之间。40岁以上人群、超重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每年检测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居家可使用合规血糖仪监测,但需定期与医院检测结果比对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