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如何恢复运动
骨折后恢复运动需根据愈合阶段循序渐进,通常分为急性期、愈合期和功能恢复期三个阶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急性期一般为骨折后1-2周,此时应以制动休息为主,可进行远端关节的被动活动如手指脚趾屈伸,避免患肢负重。愈合期约2-6周,X线显示骨痂形成后可开始非负重性活动,上肢骨折可进行握力球训练,下肢骨折建议使用拐杖辅助下床活动。功能恢复期在6周后,此时骨折线模糊,可逐步增加抗阻力训练,上肢骨折患者可进行哑铃弯举,下肢骨折患者可从双拐过渡到单拐行走,后期可加入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整个恢复过程中要避免剧烈跑跳、对抗性运动,若出现患处肿胀疼痛需立即停止训练。康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mg钙质,多食用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配合维生素D补充剂促进骨愈合。
骨折后恢复运动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康复训练强度以次日不出现持续酸痛为度,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冬季注意患肢保暖避免血管痉挛,戒烟戒酒以免影响骨骼血供,若出现关节僵硬应及时进行专业康复治疗,恢复完全负重前需经医生评估骨折愈合强度,运动时建议佩戴护具提供额外支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