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导致脸肿怎么办
牙疼导致脸肿可通过冷敷消肿、抗生素治疗、根管治疗、切开引流、拔牙等方式缓解。牙疼导致脸肿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
1、冷敷消肿
早期面部肿胀可采用冷敷缓解。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肿胀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渗出,但皮肤敏感者需避免冻伤。若48小时后肿胀未消,应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肿胀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可抑制革兰阳性菌,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混合感染。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需配合益生菌调节。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3、根管治疗
根尖周炎导致的肿胀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牙髓后,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根管,最后用复合树脂封闭冠部。治疗需2-3次就诊,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咬合不适。严重根尖病变需配合根尖切除术。
4、切开引流
形成脓肿时需手术切开引流。局部麻醉后做1-2厘米切口,排出脓液后放置橡胶引流条。术后每日用氯己定含漱液冲洗,5-7天拆除引流条。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感染扩散。
5、拔牙
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手术拔除。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或颌骨囊肿累及的牙齿,需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后拔除。术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进食温凉流质食物。使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促进拔牙窝愈合。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天刷牙两次并配合牙线清洁。避免咀嚼过硬食物,限制高糖饮食摄入。肿胀期间选择温凉的粥类、蒸蛋等软食,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出现发热或肿胀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排查颌面部间隙感染。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问题,建议每半年洗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