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材矮小怎么治疗
儿童身材矮小可通过营养干预、生长激素治疗、病因治疗、运动促进、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身材矮小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
1、营养干预
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增加锌、铁等微量元素。避免挑食偏食,定时定量进餐。对于营养不良导致的生长迟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2、生长激素治疗
经专业检查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观察骨骨骺线闭合情况。该治疗对特发性矮小症也有一定效果。
3、病因治疗
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慢性肾病需控制原发病,先天性心脏病应进行手术矫正。消除病因后生长速度可能得到改善。骨骼发育异常需骨科专科处理。
4、运动促进
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刺激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保证8-10小时高质量睡眠。
5、心理疏导
建立积极家庭氛围,避免因身高问题产生焦虑。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自我认同感,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家长应避免将自身焦虑传递给孩子,多给予鼓励性评价。
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生长曲线,记录每年身高增长情况,3岁以下每年增长低于7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低于5厘米时应及时就医。日常保证均衡饮食,每天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进食牛肉、深海鱼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避免食用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控制体重合理增长。营造愉快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学龄儿童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冬季注意补充维生素D,春夏季节多进行户外活动。若发现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或落后同龄人两个标准差以上,应尽早就诊儿童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