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腰脱臼
腰脱臼通常指腰椎关节突关节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症状多由外伤、退行性变、先天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需根据脱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
1、手法复位
适用于急性单纯性腰椎小关节脱位。由专业医师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关节突关节复位操作,复位后需配合卧床制动。操作不当可能加重神经损伤,须严格排除骨折、椎间盘突出等禁忌证。
2、支具固定
复位后使用腰围或硬质支具保护4-6周,限制腰椎旋转及前屈活动。需选择透气性好的医用支具,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避免肌肉萎缩。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延长固定周期。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短期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神经根水肿。慢性期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超短波透热疗法促进炎症吸收,慢性期选择腰椎牵引减轻关节压力,配合中频电刺激强化核心肌群。治疗需由康复师评估后制定方案,避免过度牵拉。
5、手术治疗
反复脱位或合并神经损伤时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必要时联合椎间融合术。术后需康复训练恢复腰椎稳定性,手术风险包括内固定失效、邻近节段退变等。
腰椎脱臼康复期应避免搬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中立位。日常可进行五点支撑法、臀桥等低强度核心训练,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稳定性。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