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髓炎的治疗
下颌骨骨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高压氧治疗、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等方式治疗。下颌骨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放射治疗、牙源性感染和免疫抑制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下颌骨骨髓炎最常见的原因,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治疗周期通常较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以防止复发。
2、手术清创
对于存在死骨或脓肿形成的病例,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引流脓液。常见术式包括颌骨病灶清除术和持续灌洗引流术。术后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
3、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能提高组织氧分压,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促进血管新生和骨修复。适用于顽固性感染或放射性骨坏死合并感染者。通常需要20-30次治疗,每次90分钟。
4、营养支持
患者常因咀嚼疼痛导致营养不良,需提供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饮食。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剂促进骨愈合。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5、疼痛管理
急性期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加用加巴喷丁胶囊。避免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需定期评估疼痛程度调整方案。
下颌骨骨髓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每日漱口3-4次;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滞留;戒烟限酒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康复期可进行适度张口训练防止关节强直;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疼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