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石和胆结石有什么区别
肝结石和胆结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成分构成及症状表现。肝结石多位于肝内胆管,主要由胆红素钙构成;胆结石则存在于胆囊或胆总管,以胆固醇或混合型结石为主。
肝结石通常与胆道感染、寄生虫感染或胆汁淤积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发热、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化脓性胆管炎。胆结石多因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成分失衡引起,典型表现为进食油腻后右上腹绞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胆囊炎或胰腺炎。
肝结石在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与饮食卫生条件相关;胆结石在肥胖人群、多次妊娠女性中更常见。肝结石治疗常需手术清除结石并解除胆管狭窄,胆结石无症状时可观察,有症状者需胆囊切除术。两者均可通过超声或CT确诊,但肝结石诊断需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评估胆管病变范围。
预防肝结石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淡水鱼虾;预防胆结石应控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保持规律进食习惯。两类结石患者均需定期复查,出现持续腹痛、皮肤巩膜黄染时应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胆汁引流护理,适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引流管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