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管稍扩张
胰管稍扩张可能是生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的表现,常见原因有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胆管结石等,需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
胰管稍扩张在影像学检查中常被偶然发现,多数情况下扩张程度较轻且无伴随症状。生理性改变可能与年龄增长、既往轻微胰腺损伤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变化。部分患者因胆管末端结石导致胆汁排出受阻,间接引起胰管内压力增高,此时可能伴随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等症状,需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明确诊断。
慢性胰腺炎是胰管扩张的常见病因,长期炎症导致胰管壁纤维化失去弹性,典型表现为反复上腹痛、脂肪泻及血糖异常。胰腺肿瘤如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会直接堵塞胰管,造成局部或全程扩张,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黄疸等警示症状。先天性胰管解剖变异也可能表现为局限性扩张,但通常无临床意义。若扩张持续进展或合并胰腺实质异常,需考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罕见疾病可能。
发现胰管稍扩张后应避免高脂饮食及饮酒,每日摄入脂肪量控制在50克以下,优先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可适量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监测期间如出现持续腹痛、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颜色变浅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诊。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小于10mmol/L。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的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