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发慌怎么回事
心脏发慌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熬夜、摄入过量咖啡因或酒精等可能导致短暂性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伴出汗,休息后多可缓解。建议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2、心律失常
可能与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射频消融手术。
3、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供血不足时易引发心悸,常伴随胸痛、气短。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可改善血流,必要时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心率,出现手抖、消瘦等症状。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可抑制激素合成,配合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慌症状。
5、焦虑症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引发惊恐发作,表现为突发心慌、呼吸困难。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缓解。
日常需避免浓茶、酒精等刺激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监测心率变化,若心悸频繁发作或伴随晕厥、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完善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焦虑引起者可尝试深呼吸训练或正念冥想调节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