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多长?会有哪些症状
艾滋病潜伏期通常为2-10年,期间可能出现持续低热、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症状。艾滋病潜伏期长短与病毒载量、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可分为无症状期和艾滋病前期两个阶段。
艾滋病潜伏期指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到出现典型艾滋病症状的时间。多数感染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急性期表现,如发热、咽痛、皮疹等,持续1-2周后自行缓解。随着病毒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进入无症状期后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且持续3个月以上。艾滋病前期可能出现长期低热、夜间盗汗、反复腹泻、体重减轻超过10%等消耗性症状,口腔白斑、带状疱疹等机会性感染也可能出现。
极少数感染者可能进展迅速,潜伏期短于2年,多见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合并其他免疫抑制疾病者。部分长期不进展者可能维持正常免疫功能超过10年,这类人群通常具有特定的基因背景或病毒株特征。无论潜伏期长短,HIV感染者均具有传染性,需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
艾滋病潜伏期应定期进行医学监测,建议每3-6个月检查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过度疲劳。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方案。避免无保护性行为,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减少机会性感染风险。出现持续发热、消瘦、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