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女性容易得骨性关节炎
肥胖、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关节损伤史、长期负重劳动及遗传因素是女性易患骨性关节炎的高危因素。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可能与关节软骨退化、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1、肥胖
体重超标会增加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的压力,加速软骨磨损。脂肪组织分泌的炎性因子也可能促进关节炎症。控制体重可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实现。
2、绝经后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具有保护软骨的作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软骨代谢失衡。表现为手指远端关节晨僵和疼痛,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延缓进展。
3、关节损伤史
年轻时关节骨折、韧带撕裂等创伤可能导致关节力学改变,增加软骨异常磨损概率。既往有半月板损伤者需避免爬山、深蹲等动作。
4、长期负重劳动
长期从事搬运、蹲姿作业等职业的女性,关节软骨长期承受机械应力易发生微损伤。建议使用护膝等辅助工具,工作间隙做关节伸展活动。
5、遗传因素
COL2A1基因突变等遗传缺陷可导致软骨发育异常,这类人群往往在40岁前出现多关节病变。直系亲属有早发骨关节炎者应定期进行关节评估。
预防骨性关节炎需从年轻时开始,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肌肉力量,避免关节过度负荷;饮食注意补充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含硫化合物的大蒜洋葱等食物;出现关节持续疼痛时及时就医,早期可通过玻璃酸钠注射、脉冲射频等治疗延缓病情进展。5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和关节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