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脚踝酸是怎么回事
跑步脚踝酸可能由运动强度过大、热身不足、足弓异常、踝关节不稳、肌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冰敷、调整跑姿、穿戴护具、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运动强度过大
突然增加跑步距离或速度会导致踝关节周围肌肉乳酸堆积,表现为酸胀疼痛。建议采用循序渐进原则,每周跑量增幅不超过10%,跑步时注意心率控制在有氧区间。
2、热身不足
未充分激活踝关节周围肌群易引发运动损伤。跑步前应进行5-10分钟动态拉伸,重点活动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动作,如踝泵运动、提踵练习等。
3、足弓异常
扁平足或高弓足会改变足部受力分布,导致踝关节代偿性疲劳。可通过足印测试判断足弓类型,选择具有足弓支撑功能的跑鞋,必要时使用定制矫形鞋垫。
4、踝关节不稳
既往踝关节扭伤可能遗留韧带松弛,跑步时易出现关节晃动。建议穿戴踝关节护具,加强腓骨长短肌训练,如弹力带抗阻内翻练习。
5、肌腱炎
跟腱炎或胫后肌腱炎会放射至踝部产生酸痛。急性期需停止跑步并冰敷,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抗炎药物。
日常应注意跑后及时进行静态拉伸,重点放松小腿三头肌和胫骨前肌;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跑鞋,避免过硬路面跑步;每周安排1-2次下肢力量训练,如单腿平衡练习、台阶提踵等;若持续酸痛超过72小时或出现肿胀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等严重损伤。跑步过程中可佩戴心率监测设备,确保运动强度在安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