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肠炎结肠炎怎么办
放射性直肠炎结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灌肠、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放射性直肠炎结肠炎通常由盆腔放疗损伤、肠道菌群失衡、血管内皮损伤、免疫功能抑制、放射性纤维化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选择低渣、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每日少量多餐,适量补充水分。若出现腹泻可暂时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2、药物治疗
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美沙拉嗪肠溶片减轻炎症反应。严重出血时需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颠茄片缓解痉挛。
3、局部灌肠
采用康复新液或锡类散灌肠促进黏膜修复,严重糜烂者可用氢化可的松灌肠减轻水肿。灌肠液温度需接近体温,操作前排空肠道,灌入后保留30分钟以上效果更佳。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激光照射促进组织修复。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10-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变化。
5、手术治疗
出现肠梗阻、肠穿孔或顽固性出血时需行肠造瘘术或病变肠段切除术。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温水坐浴15分钟。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加重时立即就医。康复期可逐步增加膳食纤维,但需控制每日不超过25克,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改善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