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的区别
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区别在于发作诱因、疼痛特点及病情风险。稳定性心绞痛通常由体力活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不稳定性心绞痛则可能静息发作,疼痛更剧烈且持续时间长,易进展为心肌梗死。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胸痛多呈压迫性或闷胀感,部位固定于胸骨后,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症状具有可预测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对稳定,斑块纤维帽较厚不易破裂。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寒冷刺激等诱因,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表现为突发胸痛伴冷汗、呼吸困难,持续时间可达20分钟以上,硝酸甘油效果有限。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范畴。此类患者需立即卧床休息并急诊就医,治疗可能涉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以及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运重建指征。
两类心绞痛均需长期控制血压、血脂,戒烟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稳定性患者可逐步进行有氧康复训练,不稳定性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出现胸痛频率增加或程度加重时,无论属于哪种类型均应及时心血管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