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不宜吃明虾
对虾类过敏者、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不全者通常不宜吃明虾。明虾富含蛋白质和嘌呤,可能诱发过敏反应或加重代谢负担。
1、对虾类过敏者
虾类过敏属于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食用明虾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喉头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明虾时应小剂量测试,既往有虾类过敏史者应严格禁食。若误食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
2、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
每100克明虾嘌呤含量约150-200毫克,属于中高嘌呤食物。嘌呤代谢会产生尿酸,痛风急性期患者食用可能诱发关节红肿热痛,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加速尿酸盐结晶沉积。建议此类人群选择嘌呤含量低于50毫克的蔬菜水果,若需补充蛋白质可选用鸡蛋、低脂牛奶等低嘌呤食物。
3、肾功能不全者
明虾的高蛋白特性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肾功能不全者摄入后可能导致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对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控制在0.6-0.8g/kg体重,应以优质蛋白为主。此类人群若食用明虾,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严格计算蛋白质总量,避免加重肾功能损伤。
普通人群食用明虾需注意新鲜度,避免食用死亡超过4小时的虾以防组胺中毒。建议采用清蒸、白灼等低温烹饪方式,减少油脂摄入。食用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汁帮助铁吸收,但不宜与大量寒性食物同食以免胃肠不适。储存时应去除虾线并冷冻保存,解冻后须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