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远端骨折通常会造成哪些重要结构损伤
股骨远端骨折可能造成膝关节面、腘动脉、腓总神经等重要结构损伤。这类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股骨远端骨折常伴随膝关节面损伤,骨折线可能延伸至关节内,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影响膝关节屈伸功能。骨折碎片移位可能刺破关节囊,引发关节积血和炎症反应。
腘动脉走行于股骨远端后方,骨折后移位的骨块可能直接压迫或刺破血管,导致下肢缺血。临床表现为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肤苍白、皮温降低,需紧急处理避免肢体坏死。
腓总神经沿股骨外侧下行,骨折时可能被牵拉或压迫,出现足背屈无力、小腿外侧感觉减退等神经症状。神经损伤多为牵拉伤,需早期解除压迫促进恢复。
骨折还可能累及髌股关节面,导致髌骨轨迹异常,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塌陷超过2毫米需手术复位,减少远期关节功能障碍。
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损伤股四头肌肌腱附着点,影响膝关节伸直功能。肌腱止点重建是恢复伸膝装置连续性的关键步骤。
股骨远端骨折后应避免过早负重,遵医嘱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早期以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6周后逐步增加膝关节活动度练习。饮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如鸡蛋、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出现关节僵硬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复诊。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措施,尤其老年人需加强钙和维生素D补充,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