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有六大症状你中招了吗
心肌缺血的六大症状主要包括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心慌、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以及肩背放射痛。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心肌缺氧,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
1、胸闷胸痛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常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或下颌放射,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若疼痛超过30分钟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2、气短乏力
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供氧不足时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易疲劳等症状。轻度缺血可能仅表现为爬楼梯时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不畅。
3、心悸心慌
心肌缺血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患者会自觉心跳加快、强弱不等或有漏跳感。这种症状多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出汗、焦虑等自主神经紊乱表现。
4、头晕目眩
心脏输出量减少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突然的眩晕感、视物模糊甚至短暂意识丧失。这种情况常见于体位改变时,老年患者可能误认为是颈椎病或低血糖发作。
5、恶心呕吐
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无诱因的恶心、呕吐或上腹不适。这类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炎或胆囊炎,但通常不会伴随腹泻等肠道症状。
6、肩背放射痛
约15%患者疼痛主要出现在肩胛区、后背或左上肢,这种牵涉痛易被误认为肌肉劳损。疼痛特点为钝痛或灼烧感,按压疼痛部位不会加重症状,活动上肢也不会诱发疼痛。
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安静,有条件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适量进食深海鱼类和坚果类食物。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若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加重,须及时至心血管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