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宜做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高度近视患者、角膜过薄者、眼部活动性炎症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以及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不宜接受手术。
1、高度近视患者
近视度数超过1000度的人群,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回退或夜间眩光等问题。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可能已发生病理性改变,如视网膜变薄或存在裂孔,手术可能加重视网膜脱离风险。这类人群需优先通过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2、角膜过薄者
角膜厚度不足480微米者不适合激光类手术。角膜基质层需保留至少250微米以维持结构稳定性,过薄可能导致术后角膜扩张或圆锥角膜。术前需通过角膜地形图和测厚仪评估,不符合条件者可考虑ICL晶体植入术等替代方案。
3、眼部活动性炎症
患有角膜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急性炎症者需暂缓手术。炎症可能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或角膜混浊概率。建议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药物治疗,待炎症完全消退3个月后再评估手术可行性。
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激素水平变化可能暂时改变角膜形态和屈光度,影响手术精准度。术后需使用的抗生素或激素类滴眼液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发育。建议分娩后6个月或停止哺乳后再考虑手术,期间可选择临时性视力矫正方式。
5、全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术后易出现角膜溶解或持续性上皮缺损。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风险增高,这类人群需经风湿免疫科医生评估全身状况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计划接受近视手术者术前需完成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厚度、眼底等评估。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药物,避免揉眼和游泳,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