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硬化是什么症状

下肢静脉硬化通常表现为下肢沉重感、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皮肤溃疡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下肢静脉硬化可能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肥胖、血栓性静脉炎、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
下肢沉重感是下肢静脉硬化的早期症状,患者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可能出现下肢酸胀、乏力等不适感。这种症状与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导致血液在下肢淤积。患者可通过抬高下肢、穿戴弹力袜等方式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静脉功能的药物。
下肢静脉硬化可能导致小腿皮肤出现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沉着,多发生在踝关节周围。这是由于静脉高压导致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积在皮肤组织所致。患者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可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必要时需进行激光治疗。
下肢静脉硬化常伴随静脉曲张,表现为皮下可见迂曲扩张的静脉血管,形如蚯蚓状。静脉曲张可能引起局部瘙痒、灼热感,严重时可导致静脉炎。治疗方法包括硬化剂注射、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等,药物可选用七叶皂苷钠片、草木犀流浸液片等改善静脉张力的药物。
长期下肢静脉硬化可能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形成静脉性溃疡,多发生在小腿下1/3内侧。溃疡创面难以愈合,易继发感染。治疗需清创后使用银离子敷料、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促进创面愈合,同时需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进行植皮手术。
当下肢动脉同时受累时,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休息后缓解。这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需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控制危险因素,使用西洛他唑片、贝前列素钠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必要时行血管介入治疗。
下肢静脉硬化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控制体重,避免穿着过紧衣物。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如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加重或皮肤破溃不愈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