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骨质增生患者在出现严重神经压迫、关节功能障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骨质增生又称骨关节炎,其手术指征主要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
当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下肢麻木、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考虑椎管减压手术。膝关节骨质增生若伴随半月板撕裂、关节游离体形成,造成关节交锁或严重跛行,可能需关节镜清理术。髋关节骨质增生引发持续性夜间痛、关节间隙消失时,人工关节置换是常见方案。脊柱骨质增生合并椎体不稳或滑脱,需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仍无法缓解症状,且影像学显示明显骨赘压迫重要结构时,手术干预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康复期应遵医嘱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骨愈合。日常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赘是否复发,如出现术区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