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腹泻最好治疗方法

67400次浏览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随之而来的一些暴饮暴食的疾病也跟随而来,有的疾病也就相拥而至,其中最普遍的疾病就是腹泻,真的是来病容易去病难,可能就是因为吃了一次辣椒就腹泻了但是却好几天都不好,下面就是一些腹泻最好治疗方法。

1.拉肚子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吃的比较清淡一点,尽量的不要去吃一些辛辣的,或者是觉得食物应该多吃一些米汤或者是蛋白水之类的,尽量的不要去喝牛奶,有些患者对牛奶也是特别的不适应,这样的话也会加重拉肚子状的发生。

2.一定要根据这个病情来调整这个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一些流质的食物,但是一定要减少一些脂肪,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比较容易消化的那种食物,像大米粥或者是烂面条面包之类的,适当的可以多吃一点。

3.拉肚子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补充这个维生素的,因为拉肚子也会让你导致缺水的还有就是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可以适当的去吃一些菜汤果汁或者是番茄汁的,这样的话也是可以补充一些营养价值,尽量的不要去吃一些生冷的东西了呢!

4.在拉肚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尽量的去清洗下这个肛门,还有就是一定不要吃一些容易拉肚子或者是比较生冷的一些食物的,这样的话也会加重拉肚子的一个病情的发作,在饮食方面的话一定要吃的清淡一点,有营养一点,蛋白质一点。

最后要说的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身体好了疾病当然就少了。

相关推荐

为何夏季是胃肠道疾病高发季节
夏季是胃肠道疾病高发季节主要与高温环境促进病原体繁殖、饮食卫生风险增加、冷热刺激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夏季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1、高温促进病原体繁殖夏季气温升高为细...
拉肚子吃不下饭什么原因
拉肚子吃不下饭,多半是消化不良引起来的,可以分为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的疾病。器质性的疾病分消化系统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功能性的疾病,可以涉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可涉及功能性腹泻。器质性消化不良,如慢性肠炎、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甚至是肠道的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拉肚子、食欲下降、不爱吃饭。对于不同病人引起的消化管道的情况,可以通过胃镜、肠镜帮助诊断。除此之外,一些非消化系统疾病,也可导致拉肚子、食欲下降、不爱吃饭,像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慢性的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的心功能不全。
语音时长 03:29

2021-12-30

72766次收听

慢性腹泻要不要补锌
慢性腹泻是否需要补锌,还是要根据年龄来去判断,如果是儿童,他有可能会出现一个血锌的下降,就有可能会引发肠粘膜的一个损伤,而且对于这种吸收是有障碍就有可能会出现慢性的腹泻,当小孩出现了一个胃口的变差,而且体重不增,出现头发偏黄就会瘦,就需要考虑有没有一个血锌的下降来去进一步的检测血里边锌的一个含量,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伴有这种腹泻,那就需要积极的去补锌的治疗。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的话,如果出现了慢性腹泻,需要去寻找一些病因,不要直接进行一个补锌的治疗,还是要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大便的常规,或者是进一步的肠镜的去检查,去关注有没有发生一些感染性的疾病,以及以及肠道的香,有没有发生一些感染性的疾病,或者是肠道的疾病,去进一步的寻找慢性腹泻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94580次收听

03:28
肚子咕噜咕噜响拉水怎么缓解
肚子咕噜咕噜响说明肠蠕动活跃,又拉水一样的大便,可能就是急性胃肠炎。如果只是受凉,对症治疗就行,比方吃点清淡的饮食,喝思密达的药物,注意保暖,能够逐渐的缓解。如果同时伴有发热,应去医院查白细胞。如果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C反应蛋白和PCD都增高,提示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增高为主,其他的C反应蛋白可以高,但是PCT一般不高,就提示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治疗跟普通的胃肠炎一样,但是特别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01:19
一吃辣就肚子痛腹泻怎么办
吃了辣的食物出现拉肚子,可以选用一些恢复调节胃肠功能的药品,如藿香正气口服液,对麻辣、生冷等引起的胃肠黏膜损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辣椒含有大量的辣椒素。辣椒素含有香草酰胺的生物碱,可以与感觉神经元的调节香草素受体亚型相结合。调节香草素受体激活后所传递的是灼热感,而且辣椒素不容易被消化、分解、代谢,所以会使肠道产生火辣辣的感觉。肠道壁上有很多神经元,接收到烧灼的信号就会启动人体排毒机制,将这些辣椒素当成毒物排出体外。此时没有被消化的食物就会被推向肛门,同时吸收肠道中的水分,使大便变稀。
腹泻吃小米粥好吗
腹泻期间患者可以喝一些小米粥,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小米粥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并且容易消化吸收,有助于向人体提供能量,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腹泻症状是因为各种致病因素的刺激导致肠黏膜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而引发的一种临床表现,所以建议患者可以喝一些小米粥,吃一些质地偏软的面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比较好,以免再次刺激到受损的肠黏膜导致病情加重。另外腹泻期间会导致患者体内水分流失,而小米粥中的水分含量比较多,从而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建议患者要避免吃质地偏硬、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上述食物会增加肠道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85049次收听

01:58
拉肚子拉黄水会自愈吗
在腹泻过程中出现黄水是比较常见,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来源于胆汁的排泌物。但若是感染性腹泻,如进食不洁净食物引起沙门氏菌或痢疾杆菌,此时若没有经过抗生素治疗,不可能自行痊愈。此外,部分所谓的旅行腹泻,可能会出现原虫感染,此部分患者若脱离旅游环境,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进行正常的进食进水,该部分患者应该是可以达到自行痊愈的效果。再者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会出现拉黄水,此时也不可能自行愈合。
01:55
拉肚子可以吃蛋黄吗
因为蛋黄的主要成分,事实上是动物性的高蛋白,也是比较优质的蛋白,但是腹泻时肠道的整体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甚至出现小肠黏膜萎缩的情况,这个时候着急去补充动物的高蛋白,尤其是所谓的蛋清、蛋黄或者是猪肉,不太合适。因为有可能会增加整体肠道的负荷,让肠黏膜在比较脆弱的情况之下不得不继续去工作。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腹泻痊愈之后,至少两三天之内,不要立刻去补充高蛋白的东西。所以建议稍安勿躁,等到症状缓解2-3天再进食高蛋白。
胃肠安治拉肚子吗
胃肠安丸是一种中药制剂,有胃肠道双向调解功能。对于胃肠道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或者是五更泻的病人,胃肠安丸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胃肠安丸比较适合非感染性的腹泻。而对于感染性的腹泻,比如说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等,胃肠安丸,可能就不如抗生素,或者是一些收敛性的止泻药效果更好。所以,胃肠安完可以治疗某一类型的拉肚子,并不是万能的。并且中医讲,它主要是用于湿浊中阻、食滞不化所致的腹泻,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腹痛、消化不良、肠炎等这些症候群的腹泻,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15

103175次收听

腹泻一般用什么药
腹泻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拉一拉,排一排,把毒素排干净了也就好了,不能急于止泻,早期把拉肚子遏制了反而会将阻断机体排毒过程,将毒素存留体内,对肠胃更不好,但是我们也需要药物配合止泻,那么腹泻一般用什么药?
腹泻的原因有什么
腹泻的主要病变部位是脾,还有胃和大小肠。第一点,主要的病邪是湿邪,是外感的湿邪。外感的湿邪合并寒邪、热邪、暑邪,然后这些邪气伤了脾胃的功能,使脾不能正常地运化水液,使水发挥它正常的作用,而到达了大便就造成了腹泻。第二点,就是饮食没有节制。比如说吃得过饱,过于油腻,贪凉食或者吃了腐败不干净的食物,损伤了脾胃的功能,也会导致腹泻。第三点,就是情志失调。比如说忧郁或者暴怒都会伤到肝脏的功能。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会克脾土,这样就会造成脾胃的功能受损,形成腹泻。还有久病体弱的病人,一般脾胃功能都不会太强,都会很虚弱,所以会造成腹泻。第四点,就是年老体弱的病人,他的阳气不足,中医叫做命门火衰。脾胃的功能有赖于这种火的支持,所以命门火衰的时候,脾胃的功能也是虚弱的,会造成腹泻。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25

61759次收听

01:45
呕吐腹泻吃什么药
呕吐腹泻引起来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呕吐和腹泻它不一定同时发生。这个问题问,呕吐腹泻吃什么药。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如果是呕吐,是对症处理的话,我们可以先用一些止吐药,我们常用的有甲氧氯普安。如果是腹泻对症治疗,我们有黄连素,也有一些止泻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等等这些药物。但是这些药物都是一些对症的治疗。对于呕吐腹泻究竟吃什么药,那么还要具体的对疾病发生的病因来进行进一步的诊查,诊断明确之后再决定要吃什么药。
水土不服吃什么药
水土不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果失眠可以少量吃点镇静类的药物;食欲不振可以通过促进消化的药物来缓解;腹泻是最常见的情况,吃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如果有感染的情况,还需要吃抗生素;如果水土不服引起过敏,那就要口服氯雷他定。
经常拉肚子怎么调理
拉肚子主要就是因为病理性原因或者是心理原因而造成的,如果排除了病理性的原因,在日常调理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控制日常的饮食,别吃难消化的食物,多补充双歧杆菌,另外也需要保证自己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改善。
3个月的宝宝腹泻有什么危害
宝宝还小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宝宝拉肚子的主要还是因为肠道出现了问题,人体的肠道当中活跃着诸多的细菌,这些细菌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种。宝宝拉肚子严重的话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可能引发其他疾病,这需要引起家长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