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牵引治疗、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股骨头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卧床休息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或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卧床休息的保守治疗方式。患者需绝对卧床4-6周,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患侧负重。卧床期间需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等非负重功能锻炼。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促进骨折愈合。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改善骨代谢,骨肽注射液等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牵引治疗
对于部分移位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治疗,通过持续牵引维持骨折端对位。皮肤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0-1/7,骨牵引重量可达体重的1/7-1/5。牵引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复位情况,通常需持续牵引4-6周,待骨折初步愈合后逐步减轻重量。
4、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对于移位明显的青壮年患者多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通过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闭合复位,采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等内固定器材固定骨折端。术后早期可在保护下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一般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6个月后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是否完全负重。
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不愈合或合并股骨头坏死的老年患者,可考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年龄和活动需求可选择半髋置换或全髋置换,术后1-3天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开始负重行走。人工关节置换能有效缓解疼痛并恢复关节功能,但需注意预防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
股骨头骨折患者康复期间需注意保持均衡营养,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非负重活动为主,后期逐步增加负重训练强度。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应持续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