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叉样畸形说明是什么骨折
餐叉样畸形通常说明存在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科雷氏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腕部常见损伤,多由跌倒时手掌撑地导致,典型表现为腕关节肿胀、疼痛及餐叉样外观畸形。
桡骨远端骨折发生时,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使腕关节呈现背侧凸起、掌侧凹陷的形态,形似餐叉。这种畸形与骨折后局部肌肉牵拉、骨块移位直接相关。患者常伴有腕关节活动受限、握力下降,严重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出现手指麻木。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包括关节面是否受累、是否存在粉碎性骨折等情况。
桡骨远端骨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复位稳定性。移位明显、关节面受累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常用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僵硬和肌肉萎缩。
发生腕部外伤后若出现餐叉样畸形,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用硬板固定患肢,避免二次损伤。早期冰敷可减轻肿胀,就医前不要自行尝试复位。恢复期饮食需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促进骨骼愈合。定期随访监测骨折愈合进度,发现异常疼痛或感觉异常需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