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腺样体增生怎样治疗
小儿腺样体增生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方案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腺样体增生可能与反复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胃食管反流、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中耳炎、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腺样体增生,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减轻局部炎症,或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缓解过敏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药物治疗需持续监测效果,若症状无改善需调整方案。
2、物理治疗
鼻腔冲洗可帮助清除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每日清洁鼻腔。低浓度臭氧雾化可辅助消炎,但需在专业机构操作。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家长需定期清洁居室尘螨,避免接触宠物毛发等过敏原。
3、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腺样体增生与肺脾气虚相关,可选用辛夷清肺饮加减方改善通气,或黄芪颗粒健脾益气。耳穴贴压选取内鼻、肺等穴位,配合推拿迎香穴、风池穴等手法缓解症状。需注意中药疗程较长,家长应观察患儿用药反应。
4、低温等离子消融
适用于中度增生伴睡眠呼吸暂停的患儿,通过低温等离子刀精准切除部分腺样体组织,出血量少且保留免疫功能。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咽痛,需进食流质饮食1-2天。该术式复发率低于传统刮除术,但需全身麻醉。
5、传统腺样体切除术
针对严重阻塞性增生或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采用全麻下腺样体刮除术彻底切除病灶。术后需监测出血风险,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家长应注意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咽部恢复情况。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督促患儿保持鼻腔清洁,流感季节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感染。饮食宜清淡,避免冷饮及辛辣食物刺激咽部。睡眠时侧卧可减轻打鼾,肥胖患儿需控制体重。若出现持续发热、听力下降或进食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定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需耳鼻喉科与儿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