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骨质疏松症患者饮食需注重钙质与维生素D的补充,同时避免高盐、高糖及影响钙吸收的食物。主要有增加乳制品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控制钠盐摄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均衡蛋白质摄入等方式。
1、增加乳制品摄入
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富含易吸收的钙质,每日建议摄入300-500毫升低脂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牛奶或强化钙的豆奶。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充足摄入有助于减缓骨量流失。
2、适量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可通过食用海鱼、蛋黄、强化食品获取,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3滴剂。每日建议摄入400-800国际单位,阳光照射不足者需额外补充。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障碍,加剧骨质疏松。
3、控制钠盐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饪时用香草香料替代部分盐分。钠与钙在肾脏存在竞争性重吸收,钠过量会直接导致钙流失。
4、限制咖啡因和酒精
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300毫克约2杯咖啡,酒精限制在男性2份、女性1份以内。咖啡因和酒精均会干扰钙代谢,长期过量可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浓茶、碳酸饮料也需适量控制。
5、均衡蛋白质摄入
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8-1克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类、禽肉、豆类。蛋白质不足会影响骨基质合成,但过量动物蛋白可能增加酸负荷,建议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各占一半。同时搭配充足蔬菜水果以维持酸碱平衡。
骨质疏松症患者除饮食调整外,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避免吸烟和久坐。定期监测骨密度,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烹饪时可多用蒸煮方式保留食材营养,深绿色蔬菜建议焯水后食用以减少草酸影响钙吸收。外出时注意防跌倒,居家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