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多发息肉需要手术吗
胃多发息肉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直径超过10毫米或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息肉需手术切除。
胃多发息肉的处理需结合内镜检查和病理结果综合评估。直径5毫米以下的息肉若无症状且病理提示良性,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变化。这类息肉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日常需注意饮食刺激、戒烟限酒并规范治疗胃炎。直径5-10毫米的息肉若存在表面糜烂、出血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在内镜下切除并送病理检查。内镜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可有效清除病灶,术后需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胶囊促进创面愈合。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或病理证实为腺瘤性息肉时,存在潜在恶变风险,需行内镜或外科手术彻底切除。合并消化道出血、梗阻等症状的息肉无论大小均需干预,术后需定期随访避免复发。
胃多发息肉患者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腌制及过烫食物,规律进食并控制每餐分量以减轻胃肠负担。日常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帮助黏膜修复,同时需严格遵医嘱复查胃镜,监测有无复发或新发息肉。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完成根除治疗,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若出现黑便、持续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术后1年内建议每6个月进行胃镜随访,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间隔至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