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白皮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桃白皮是桃树树皮的干燥品,常见用法主要有煎汤内服、研末外敷、泡酒饮用、配伍入药、熏洗患处等。
1、煎汤内服
桃白皮可配伍其他中药材煎煮服用,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水肿胀满等症。其苦寒特性有助于清热利湿,常与茵陈、栀子等药物同用。煎煮前需将桃白皮切碎,文火慢煎30分钟以上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
2、研末外敷
将桃白皮研磨成细粉后可直接撒敷患处,适用于皮肤疮疡、湿疹瘙痒等症状。其收敛作用能帮助创面干燥结痂,常与黄柏粉、苦参粉等混合使用。外敷前需清洁消毒患处,每日换药1次。皮肤破损严重或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
3、泡酒饮用
桃白皮浸泡于白酒中可制成药酒,具有活血通络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通常浸泡15天后饮用,每次10毫升。高血压患者及酒精过敏者禁用,长期大量饮用可能损伤肝功能。
4、配伍入药
在中医复方中,桃白皮常与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配伍,增强治疗水肿效果;与金银花、连翘同用可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典型方剂如茵陈五苓散、八正散等,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5、熏洗患处
桃白皮煎煮后药液可熏洗痔疮、阴道炎等患处。其含有的鞣质成分能收敛止血,减轻局部炎症。熏洗时药液温度应保持在40度左右,避免烫伤。急性炎症期或皮肤溃烂者不宜使用。
使用桃白皮时需注意其苦寒特性可能伤及脾胃,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孕妇、经期女性及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外用时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采挖野生桃树皮以防误用。储存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