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手术安全吗
心脏移植手术在规范操作下总体安全性较高,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及术后管理。手术风险主要与排斥反应、感染、供体匹配度等因素相关。
心脏移植手术经过数十年发展,技术已相对成熟。手术过程需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完成,由专业团队进行供体心脏获取、受体心脏切除及新心脏植入。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常用药物包括他克莫司胶囊、霉酚酸酯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定期心内膜活检可监测排斥反应程度。感染防控需贯穿围手术期全过程,包括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及术后隔离护理。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导致手术失败,或术后发生严重机会性感染。供体心脏缺血时间过长可能影响心肌功能恢复。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对免疫抑制剂耐受性较差,可能出现肝肾毒性等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影响长期存活的主要并发症,需通过冠脉造影定期筛查。
接受心脏移植后需终身随访,严格遵医嘱用药并监测血药浓度。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心功能恢复。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灭活疫苗预防感染。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适应术后生活,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