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多重肺部感染
多重肺部感染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营养支持、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多重肺部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抗感染治疗
多重肺部感染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针对性药物。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片等广谱抗生素;真菌感染可使用氟康唑胶囊、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病毒感染可配合使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避免耐药性产生。
2、氧疗
出现低氧血症时需及时进行氧疗,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至中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对于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可能需采用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调整氧疗方案。
3、营养支持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吞咽困难者可选择肠内营养粉剂,严重胃肠功能障碍时需采用静脉营养支持。同时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增强免疫力。
4、物理治疗
体位引流配合叩击排痰能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呼吸训练器使用可改善肺通气功能,腹式呼吸锻炼有助于增强膈肌力量。对于痰液黏稠者可采用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
5、手术治疗
肺脓肿直径超过3厘米或存在脓胸时,可能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清除病灶。手术前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及引流液性状,警惕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
多重肺部感染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以稀释痰液。居室需维持适宜温湿度,定期开窗通风。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出现呼吸急促、咯血等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不张,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痰液性状变化。